恩施土司城人文勝覽之九進堂詳解
九進堂即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宮廷,展示了鄂西南土家族“文脈”文化的無限神韻。整體建筑由低向高遞進,有九重九進,故稱“九進堂”,且九為極數(shù),表示最多最大,象征土司王以至尊至貴的身份而居。
九進堂即土司理政和生活的宮廷,展示了鄂西南土家族“文脈”文化的無限神韻。整體建筑由低向高遞進,有九重九進,故稱“九進堂”,且九為極數(shù),表示最多最大,象征土司王以至尊至貴的身份而居。九進堂共由333道門、90個窗戶、333根頂梁柱、千余扇雕花門窗等組成,縱深99.99米,寬33米,建筑總面積3999平方米。建筑布局別具匠心,錯落有致,樓中有閣,閣上有亭,回廊相連,于巍峨壯觀中透出富麗、玲瓏和神奇。“清江連九派,白虎踞千秋”。作為宮殿,九進堂在建筑觀念上具有如下特征,一是遵循禮制。在空間觀念上,是民居的擴大,它淡化了建筑作為“家”的那份親和與溫馨,強調(diào)的是政治的權(quán)威與倫理的嚴峻,是土司城內(nèi)規(guī)模最大、形態(tài)最復雜、等級最高的“廊院式”建筑。其二是陰陽五行、天人合一。陰陽五行是中國古代的一種世界觀和宇宙觀。土司也同樣認為世上萬物皆分陰陽,男性為陽,女性為陰;方位中前為陽,后為陰。九進堂在建筑布局上正體現(xiàn)了這一點。
正中虎門上面的府徽標志,由書、劍、犁圖案元素組成,表明土司崇文尚武和勤耕的思想。左側(cè)門為“哭來門”,右側(cè)門為“笑去門”,哭來笑去,從生到死,表達的是土家人豁達的生死觀和堅強的生命意識。左右小屋一男一女悄然探身而出,他們四目相對,笑容甜蜜,一看就知是一對相愛幽會的男女。這反映了在土司統(tǒng)治時期,男女之間可自由戀愛而結(jié)百年之好,不受封建禮教束縛,這和當時的漢域婚姻形成鮮明的對比。正是這種人性的解放,促進了土司文化的發(fā)展。
衛(wèi)所
第一進:衛(wèi)所。大門兩側(cè)肅然站立的是兩位披堅執(zhí)銳的衛(wèi)兵。步入虎門,左側(cè)是親將房。土司屬下的將領(lǐng)有親將、把總、舍把、旗長等,親將是土司的貼身將領(lǐng),平時承擔對土司的保衛(wèi)職責,戰(zhàn)時則統(tǒng)領(lǐng)手下大小頭目和兵丁,親將是土司軍事的核心人物。右側(cè)是衛(wèi)兵房。王府的衛(wèi)兵主要有三個職責:一是保衛(wèi)王府及土司等人的安全,對前來拜見土司和辦事的人驗帖登記;二是在土司迎接貴賓的時候,舉行相關(guān)禮儀活動,類似現(xiàn)在的軍隊儀仗隊;三是護衛(wèi)土司出巡、出訪、朝貢的安全。兵器庫內(nèi)存放著刀、槍、劍、戟、斧、矛、棍、棒、弓、盔甲等物件。衛(wèi)兵房后的天井中,各置一口石砌的池子,池中鶴立,表達了土司自以為是的非凡情思,并寄希望司政長久強盛、家族長久興旺。
黌廬
在二進通道右側(cè)內(nèi),這是土司子弟昔日讀書習文的地方。正面神龕供奉的是孔子的神像,兩側(cè)的楹聯(lián)是:“德侔天地,道貫古今”。室內(nèi)擺放著書桌、板凳,右側(cè)立有漢學先生宋仕仁塑像,案幾上擺放著《三字經(jīng)》、《百家姓》、《孫子兵法》、《增廣賢文》等古書,具有濃厚的私塾氛圍。置身于此,仿佛回到數(shù)百年前,聽見土司子孫朗朗的讀書聲,看見土司子孫搖頭晃腦的認真模樣。堂前赫然立有犬缽雕像,這是土司“嚴子課讀”的縮寫。土司為讓子孫學業(yè)有成,規(guī)定未完成學業(yè)的,便關(guān)在山洞內(nèi),與狗同住,與狗同食,直到完成學業(yè)為止。在教習堂內(nèi)立犬缽塑像,其實是對在讀子女的一種警示:不好好學習,便要被關(guān)進洞穴與狗同食同宿。在當時,此舉一定具有強烈的威懾作用。事實上,正是這種嚴子課讀的方式,成就了許多世襲土司的基業(yè),并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,如容美土司上自明嘉靖年間田九齡至田舜年六代十位土司,人人擅詩出集,輯有《田氏一家言》,洋洋灑灑2000余首詩詞歌賦,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的奇跡和瑰寶。
八子課讀
土司王對子女的要求很嚴,有“嚴課子弟”之說,或送其子女去荊州府學堂讀書,或請教師到土司王府執(zhí)教,不遺余力地培養(yǎng)其子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,培養(yǎng)其女成為名媛淑女,以讓土司王業(yè)后繼有人。著名的土司田世爵對子女的要求更是出了名的苛刻,凡是不愿刻苦讀書者,就將其與狗拴在一起,命其與狗一道進食,用這種辦法來發(fā)奮治學。他在百斯庵、平山小昆侖、二哥坪、紫草山、義學嶺、五峰莊等深山老林分別為諸子建造讀書樓(有的為石穴),責其讀書不準走出穴外,飲食由廚人以繩系住飯盒送入,完成階段性學習任務(wù)后方可更換場所,這種施教手段史稱“八子課讀”。田世爵還先后將頗通詩書的八個女兒分別嫁往忠峒、東鄉(xiāng)、五峰等各屬司和鄰司桑植,史稱“八女適鄰”。田世爵“延師課讀”的舉措最終成為田氏家族不斷傳承的門風,使?jié)h文化在土家族地區(qū)的影響與日俱增,不僅造就了好幾代杰出干練的土司,還涌現(xiàn)出了聞名遐邇的“田氏文人詩家群”。
九進堂第二進:戲樓,是展示“巴風土韻”的舞榭歌臺。土家文化燦爛無邊,在精神文化方面,從民俗的角度,表現(xiàn)了土家文化的多元性、多樣性和兼容性。“三歌四舞”集中體現(xiàn)了巴文化的無限風情與神韻。
情歌:土家族是一個以歌為媒的民族,青年男女在對歌中傳情達意,約定終身,其中分為探情歌、逗情歌、定情歌等。《六口茶》、《黃四姐》等曲目具有代表性。
山歌:是一種勞動之歌和路途之歌。土家族是一個以歌解渴的民族,在勞動中歌唱以表喜悅,勞動之余扯起喉嚨喊山歌,以消除勞累之苦;郁悶之時唱起山歌以振作精神;在路途之中哼起山歌,以驅(qū)除行走的疲勞。青年男女,道途相遇,以歌為媒,雖親夫當前,亦無所避讓。山歌有時和情歌聯(lián)結(jié)在一起,高唱山地情歌,向愛慕已久的心上人發(fā)出呼喚。
哭嫁歌:土家族是一個以哭伴嫁的民族,具有鮮明的民族個性。土家姑娘在出嫁之前,常和眾姐妹席地而坐、而泣,表達依依難舍之情,和父母、姊妹等親人相擁而泣,骨肉分離,感天動地。當然,哭嫁之中也有笑罵的時候,如哭罵媒人,哭罵郎君,罵中有喜,哭中有笑。
喪舞:名《撒爾嗬》,源于巴人早期的一種戰(zhàn)舞,后演變?yōu)榧漓胛璧福磉_一種“悲而不痛、哀而不傷”的情感,是土家族樂觀向上、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(xiàn)。
儺舞:儺,是一種古老的驅(qū)疫巫術(shù),土家族的儺戲與儺神崇拜,主要是借用假面巫術(shù),乞望請求神靈的力量,超越疾病、災難和困苦,對美好事物的一種向往。儺舞,因舉行儺堂戲(“沖儺”或“還儺愿”)應運而生,內(nèi)容涉及狩獵、治病、遠行等。土家梯瑪戴上儺面具,呢喃而語,在行儺事的時候,戴什么面具神,相應的神靈似乎就附體顯靈,梯瑪就進入了表演的角色,呼云吐火,神乎其神。
擺手舞:是一種表現(xiàn)日常生活和勞動的集體舞蹈,分為祭祀“八部大神”的大擺手和祭祀地域土王的小擺手,擺手舞舒展大方,剛?cè)岵,老少皆宜,傳承廣泛,其舞蹈表現(xiàn)采茶、擔水、插秧、刺繡等勞動形態(tài),堪稱民族藝術(shù)之花,正如《竹枝詞》曰:“土王宮畔水生波,福石城中錦作窩。紅燈萬盞人千疊,一片纏綿擺手歌。”
銅鈴舞:是土家族民間的一種傳統(tǒng)舞蹈,又名“解錢”,源于土家梯瑪祭祀時的巫術(shù)動作。土家梯瑪手執(zhí)師刀,刀尖系有八個銅鈴,丁當有聲,故名八寶銅鈴舞。
九進堂第三進:看臺?磁_下左側(cè)塑有《壽山福!、《跖足佩劍》圖文,體現(xiàn)了土司宗族尚武的民族精神,與之相對應,在右側(cè)塑有《太平有象》、《課子習文》、《一品當朝》的圖文,體現(xiàn)了土司宗族崇文慕政的人文思想。看臺,是土司接待貴賓、觀賞文藝、閑談事務(wù)的地方,正中的雕花木椅,就是土司當年常坐的地方。
《廣墾植圖》等
在什用殿廣場左右和什用殿側(cè)面左右,雕刻著反映土司崇文尚武、治司理政的壁畫。在什用殿廣場右側(cè)塑有土司《廣墾植圖》浮雕,充分體現(xiàn)了土司“開荒墾田、遍耕勤種”的積極農(nóng)墾思想。在什用殿廣場左側(cè)塑有《步伍掠陣》圖畫:土兵作戰(zhàn),一人居前,其后為三五七九人,橫列四五排,五排為一梯隊,一人倒下,依次補上,永保隊列不散;《寬嚴降俘》:凡土兵獲俘,問三聲不降,則殺之,如降則鐐其足,種地,期后而編為客兵;《土司監(jiān)刑》“土司殺人不請旨,刑律威嚴,生殺任意,殘破肢體的刑法令土民噤然顫之。如竊物者斷指、奸者宮、失期會者割耳、杖責、帶鐐勞役等。什用殿左側(cè)有《雞教五子》圖畫:古時候?qū)㈦u冠以文、武、勇、仁、信五德,教諧叫,借喻教育后世成為具有五德之美的人;《海晏河清》圖畫:海晏指海浪不起而靜謐,喻盛世太平,河清是指傳說黃河千年一清,清則出圣人,圖畫中的荷喻河,燕喻晏;《五福和合》圖畫:五福是指命運福、壽辰福、財物福、夫妻福、子孫福,和合是傳說中的主婚之神,圖畫以盒喻之;《五德之仁》:盡顯土司宗族推崇“文、武、勇、仁、信”五德之美,胸擁仁德之心,追求和善之意,客觀地反映了土司人性的兩面化;《彎彎得順》圖畫:蝦者,彎曲自如也,喻指人生在曲折中取得圓滿和順。什用殿右側(cè)的圖畫是《咂酒》、《哭嫁》、《撒爾嗬》、《擺手舞》、《喜花鼓》,表現(xiàn)的是土家族民俗的主要形式。
第四進:“什用殿”(土家語,土司的辦公場所),土司處理軍機政務(wù)的地方,是土司王城中心的中心。殿堂壯觀、獨特,飛檐五層,上三層為圓形,下兩層為方形。只有底層具有實用功能,偌大的建筑結(jié)構(gòu)顯示著王權(quán)的威儀,也傳遞著土家族“上圓下方”傳統(tǒng)的宇宙觀,彰顯土司“處世圓融、操守方正”的從政理念。堂中是白虎圖騰像,上高懸“仁民愛物”四字,遒勁有力,足表土司的勵精圖治。
數(shù)百年前,這里是土司計議出征、審判命案、興農(nóng)辦學、凝思集成的地方。如今,游人可在此觀看土司王爺斷案的場景表演,和土司爺合影,著土司服飾留影,留下永恒的旅行記憶。
土司神判土狗兒殺伯案地點:九進堂什用殿時期:土司時期人物:土司王一、案犯一、衙役二等語言:恩施本土方言場景:什用殿內(nèi)置有公案、太師椅及“虎頭牌”、筆墨紙硯等。
土司王爵服加身,正襟危坐,目光炯炯有神,威儀無比。
衙役:威———武———,威———武———王:(突拍驚堂木)升———堂———衙役:吆———吆———王:(大喝一聲)帶案犯!衙役押案犯上堂,案犯跪。王:下跪何人?犯:小人土狗娃(兒)王:報上大名!犯:我就叫土狗娃,大名是它,小名也是它。王:土狗娃(兒)!犯:小人在,小人在。王:你可曉得你犯了么子罪?犯:曉得,曉得,我把個人殺死噠!王:那你為何殺人?從實招來。犯:我說,我給王爺說,小人家住施南漆樹坡,老漢(兒)死得早,就只我和媽兩個相依為命度日,前個黑噠,我正睡得夢酣夢醒的,不曉得哪們搞的,聽到我媽朝天驚叫一聲(模仿地)哎呀,土狗娃———把我嚇得一跳,我以為是野牲口進屋噠,我就爬起來,拿起一把砍柴刀,真的看到我媽床前有個影子在動,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三,一刀砍去,(欲哭地)王爺,天曉得是個人,一刀就把那個人砍死噠。
王:嗯,有道是欠債還錢,殺人償命,按本司刑律,王法不容,拉出去宰了!
衙役:。。ㄍ仆凉吠抻拢┳!犯:(掙扎哀求地)哎呀,王爺饒命啊,王爺饒命!人雖是我殺的,但,但是,這這……這個事……
王:說,公堂之上,有事盡管道來。犯:(掏出紙)王爺,這個事土狗娃說不出口,我請寨子里的先生都寫在這個紙上了……
王:呈上來。ㄑ靡蹚耐凉吠奘种心眠^字條遞與王爺)(王笑,反復地笑,衙役側(cè)過頭顯得好奇)王:(念)黑如墨,疑是賊,母驚喊,錯殺伯。王:哦哦,寫得好,寫得好,原是個風流護家命案,土狗娃!
犯:小人在!王:但司律威嚴,人命關(guān)天,本王敬請神靈對你下旨而判。(土司王喃喃而語,做簡單的法事,從五旗中信手抽出一面綠旗,提筆寫判詞)
王:土狗娃!土狗娃:小人在!王:(手擎綠色小旗)土狗娃,你可知道這是何意?土狗娃:明白,明白,這是五旗神判啊,是黑旗就要砍腦殼。
王:土狗娃聽判,神靈有旨,念你孝母護家,判你個有罪不殺。
犯:王爺啊,哪們個有罪不殺?王:(甩出判詞)自去看來。犯:(念)老賊黑夜去尋花,傷風敗俗也該殺,狗娃個人理后事,好生奉養(yǎng)你的媽……哎呀,王爺,您真是青天大老爺。。ㄟB連叩頭)
王:退堂———幕閉
第五進:逸院。這是土司家居的后院入口,第五進相當于后院的牌坊,反面正門上書有“瑞藹華堂”牌匾,側(cè)面繪有主題圖畫,傳達逸院親和與富貴的氛圍。正門與側(cè)門有尊卑之分,身份尊貴的土司及家親從正門進出,丫環(huán)與奴仆從側(cè)門進出,土司時期的等級觀念由此可見一斑。
《和親納賢》場景表演
地點:九進堂五、六進表演時間:每天上午約9:10—9:40,下午約14:00—14:30。
人員:10人角色:新娘一人,伴娘兩人,大嫂一人,二嫂一人,總管一人,嗩吶兩人,迎賓兩人。
場景:一、五、六進張燈結(jié)彩,掛“招親納賢”匾牌等場景布置。
二、二女拉紅綢于五進臺階行攔門禮。三、眾姐妹圍桌而坐,新娘搭蓋頭,居中而坐。四、總管居第六進入口中間而立。五、兩位嗩吶手佇立在第六進入口兩側(cè)。程序:(一)迎賓。(二)擇婿。(三)定親。(四)拜堂。
進入九進堂第六進,迎面看到的是墻體上的家訓。家訓文化是土司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以尊祖、孝親、家和、勤奮、好學為主導思想,其中不乏漢學和孔孟之道,說明土司引進漢文化的廣泛性,許多家訓傳承下來,至今仍在沿用。第六進是土司王府的倉廩之地。左邊是糧食倉庫,叫“常喜庫”。取名“常喜”,意即經(jīng)常糧滿囤、谷滿倉,是令人高興的事。土司時期,生產(chǎn)力低下,糧食豐收或減產(chǎn),是關(guān)系土司政權(quán)的大事,封贈糧食的“常喜”二字,也是土司內(nèi)心常喜的寫照。右邊青磚砌封的叫“儲備庫”,從厚重結(jié)實的磚墻看,里面自然秘藏著金銀珠寶和錢財。實際上,所謂儲備庫,就是土司王府的金庫。金庫藏物多少,反映土司經(jīng)濟實力的強弱,經(jīng)濟實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土司的政權(quán),容美土司正是因經(jīng)濟實力雄厚而居鄂西土司之首?梢姟俺O矌臁焙汀皟鋷臁笔峭了镜拿樱遣坏靡阎畷r不得動用這兩個倉庫,平時有庫長和倉廩人員日夜看守。“常喜庫”和“儲備庫”上面分別是“太安閣”和“淑芳閣”!疤查w”是土司父母居住地,“淑芳閣”是土王妃子的居室。兩座小樓精致小巧,室中三檐滴水鸞鳳和鳴床,綾羅寶帳,土花被蓋,珠光寶氣,無不顯出雍容華貴。
九進堂第七進左右有雙層亭樓,兩樓相對,卓然而立,十分秀美端莊,那是土司子女的住所。右邊的“積墨軒”是公子的書房。土司王位是世襲制,土司因此非常重視公子的學習。公子居住的處所取名積墨軒,意為啟示公子勤奮學習,博學多思,為承襲司位而積累更多的學識。在游覽恩施土司城時,游人要對上公子的詩后,方可緩步上樓臺參觀。
左邊的“芹香閣”是小姐的繡樓。作為大家閨秀,小姐不僅要學繡花、織錦、彈琴,也要學習文化知識,并可參加一些社會活動,體現(xiàn)了土司時期男女平等的社會觀念。游恩施土司城,游客要對上小姐的情歌才能上樓。有時小姐還會向游客拋繡球示婚,游人參與其中,樂在其中。土司稱未成年的公子叫“官兒”,未出閣的女兒叫“官姐”。亭樓通道掛有“詩情雋味、墨韻幽香”的匾聯(lián),游人可坐在椅上休息,暢享琴韻書聲。
第八進和七進相連,通道入口右側(cè)是土司王爺?shù)臅俊懊鞯萝帯,柱壁上掛著字畫,書桌上擺放著文房四寶,數(shù)百年以前,王爺在這里長卷潑墨,留下許多寶貴篇章,現(xiàn)存放于博物館。這里也是土司接待重要賓客的地方。
九進堂第九進土家語叫“惹巴樓”,即很美的地方,是土司及夫人的生活場所,屬最高貴之地,共四層。
第一層“退思齋”,是土司及其族人閉門思過的地方,門前兩側(cè)有楹聯(lián):“反躬思己過,面壁辨人非”,堂中供奉著彭公爵主、田好漢、向老官人三位先祖,墻面掛四匾,上面分別寫著“忍”、“謙”、“勤”、“廉”,土司家族為鞏固、發(fā)展司政,在這里修身養(yǎng)性、自我更新。樓臺下墻體畫有“!、“祿”、“壽”。第二層是王爺寢宮——“寧馨宮”,陳設(shè)奢侈華貴,桌上擺放紫砂壺、果盤、花瓶,梳妝架上擱置銅盆,柱壁上掛著美麗的西蘭卡普,床前佩掛著土司寶劍。傳說土司享有“初夜權(quán)”,土民新婚時新娘必須送到土司王府寢宮,由王爺留宿三天,驗其貞潔,土民的婚姻才被土司所認可。另外,土司還將處以宮刑的土民作為太監(jiān),在后宮差使。由此可見,土司完全是以土皇帝自居。
第三層“悟策居”,是土司晚上處理政務(wù)之地,這里存放著土司心愛的古玩物品,曾有重兵把守。
第四層是最高之處,是土司靜坐養(yǎng)神的地方,也是土司處理絕密政務(wù)的地方。
Tags:責任編輯:編輯航
【大 中 小】【打印】
【繁體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
【推薦】【舉報】【評論】
【關(guān)閉】 【返回頂部】
上一篇:恩施土司城人文勝覽之廩君祠
下一篇:古銀杏之鄉(xiāng)的故事